《1950我们正年轻》《九零后》《棒!少年》等高分纪录电影成功进入年轻群体的宝藏片单。“致敬!他们直抵人心的声音值得聆听!”观影点评和弹幕的屏幕两端,创作者和观众正在更多地连结在一起。但从票房来看,有多少观众愿意为纪录电影买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纪录电影除了写实还要做什么?纪录电影在商业环境下如何发展?面对质量、评分、票房、市场等的多重考验,多位业界权威专家、新锐纪录电影导演、头部影视文化和发行机构负责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各自经验成果,开展对话交流,为新时代新征程新纪录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12月13日,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新时代新征程新纪录”主题论坛在珠海举办。论坛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珠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珠海传媒集团、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承办。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中国影协副主席任仲伦,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出席开幕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永晖,中国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杨烨,珠海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锡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主题:
融媒体时代纪录电影发展的新路径
从左至右为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纪录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导演郝蕴,纪录电影《九零后》导演徐蓓,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纪录电影《罗长姐》导演金行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导演徐洁勤,大象伙伴影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吴飞跃,卢米埃影业市场部总监谢超围绕论坛主题发言。(图片为发言顺序)
融媒环境下如何生产好看的纪录电影?
论坛上,郝蕴引用一位影评人的话阐述纪录片的本质:“我们永远都需要纪录片来帮我们记住一段历史,留下属于我们共同的家国记忆。”从新闻纪录到电视纪录片再到纪录电影、网生纪录片,纪录片的发展变化与时代变化、媒介变化紧密相连。
“这是规律。”刘建中认为,纪录电影要尊重规律,纪录电影在坚守职责使命的同时,要适应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充分了解院线观众的消费心理,在视觉效果、画面动感等技术条件方面向故事片、甚至科幻大片靠拢,追求更好的可看性和观赏性。要把握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在尊重的基础上探索,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纪录电影创作者一定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所有的艺术都源于生活,创作者要熟悉影片所表现的对象,进行扎实的调查研究,展现丰富却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才能创作出观众真正喜爱的影片。
刘建中也以网络载体为例,提醒创作者要注重在不同载体使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选题。在网络上创作要考虑碎片化、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不能再“长篇大论”。
刘汉文从数据角度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纪录电影的数量、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网络上的播放量尤为突出。“2021年, B站上线的纪录片大概有3000部,通过b站观看纪录片的数据是1.3亿。”
郝蕴认为融媒体的融指的是传播的边界的模糊,是受众需求的立体化。通过《一起走过》《寻访马克思》等具体案例来看,创作者要思考电视、电影、网络等不同媒介创作的特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搭建适配、内容制作适配、宣发组合适配、AI开发适配,通过全媒体内容宣发、AI剪辑等配合实现纪录电影在融媒时代的效果最大化。
徐蓓以自己的作品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以及纪录电影《九零后》为例,讲述了在电视、电影不同形式的媒介下,创作思维的转变。徐蓓跑去电影院看电影:“作为一个观众,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更吸引我?我想当然是一个好的故事。”因此,她为《九零后》选择了全新的叙事角度,将关注点都放在西南联大有着精彩生命故事的学子身上,将由96岁平均年龄的老人出演的片子定义为“90后”青春片。从电影观众角度考虑,《九零后》采用不同于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内容浓缩信息量,并插入有意象的空镜头、水墨风插画,以及改编青春风格的插曲等以带给观众电影特有的沉浸感。
纪录电影叫好之后怎样叫座?
近十年纪录电影在院线的上映数量整体呈突破式上升,票房平均为千万级,仅两部票房过亿。与会嘉宾认为,由于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小且契合受众现实关切,纪录电影正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影视行业的重整与规范所带来的发展契机。纪录电影应该积极主动寻找自己与时代、与整个行业的契合和意义,进行再定位并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2021年,上映了二十几部纪录电影,其中有两部是金行征的电影。他认为,纪录电影是推动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途径,纪录电影创作者要心怀使命担当,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他分享了自己团队独立制作经验,并提出希望以后的纪录电影交流能看到更多投资企业的身影。
徐洁勤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纪录电影市场发展的观察。为什么纪录电影难以破圈?她列举了三点原因:一是商业电影宣发模式挤压下的水土不服,二是受众对纪录电影认知的培养需要时间,三是纪录电影题材与形式还有待挖掘新路径。因此,市场定位和差异化是中国纪录电影向阳而生的关键,要挖掘与商业电影不同的价值诉求。每个时代都需要纪录,新生代很关注社会现实,纪录电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领域。此外,话题度、口碑、推广策略是影响市场反馈的核心因素。一部成功的纪录电影要具有历史揭秘性,挖掘未见的真实,还要在宣发过程中为口碑的发酵做好策略。
吴飞跃和谢超从电影发行及影院端的角度提供了宝贵经验。吴飞跃分享了众筹点映模式,以及全产业链的运作经验。他说:“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很多,但从产业层面做好服务的人还不多,我们打算做这件事。”他认为从创作者角度,要考虑用户诉求;从发行角度,要把纪录电影看作产品,在创作阶段带着产品思维考虑宣发的前置等;从销售角度关注观众的反馈。创作者或者创作团队,要能够在出发时同时兼具这三种思维。谢超分享了影院排片的构思,影院会为纪录片延长周期并且与商业片的排片思维有所区分,安排有效且黄金的场次,以培养纪录电影的影迷群体。除此之外,坚持展映推广、直播、校园放映等为纪录电影票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纪录电影多样化后,观众群体也会随之扩大。
主持人路海波表示,本次论坛凝聚纪录电影发展共识、激发纪录电影创作创新,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成为前瞻纪录电影发展趋势的风向标、激发纪录电影融合创新的推进器和团结纪录电影人同向同行的黏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