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舞蹈>热点推荐

舞剧《天下大足》:千年石刻的艺术再现与精神传承

时间:2025年02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董芳

舞剧《天下大足》演出剧照 

  人间小满,天下大足。重庆大足石刻以其精美的雕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精彩呈现这一文化瑰宝的舞剧《天下大足》,近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舞剧《天下大足》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大足区委、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该剧深入挖掘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将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所蕴含的工匠精神,通过现代舞台艺术形式进行表现。舞剧以其题记中所署名的“文氏”“伏氏”46名工匠为灵感,以一位工匠“小福”的视角,讲述了他从流落到被收养,再到拜师学艺、历经天灾、最终刻石留名的传奇人生。剧中的“小福”不仅是故事的主人公,更是大足石刻背后无数平凡匠人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崖壁上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艺术瑰宝。在剧情上,舞剧还通过对“爱情”“亲情”“友情”“兄弟情”等的展现,描绘了充满烟火气的南宋川渝地区的生活图景和人文风貌。

  值得关注的是,剧中多个角色的造型设计灵感取材于千百年前的造像,如北山第125龛媚态观音、北山第113号“水月观音龛”、石篆山第2号“志公和尚龛”、石门山第6号“十圣观音洞”、宝顶山圆觉洞外的第30号“牧牛图”等,都在舞台上得到了艺术还原和展现。同时,剧中还设计了一系列源于石刻工艺工序的角色,如负责构思与制图的“师父”、以精雕细磨工艺为原型的“老铁”和“小学徒”、以拉粗坯工序为主的“大力”、脱胎于书丹工序的“秀才”、负责测绘的“和尚”等,这些角色都生动鲜活。

  本剧集结了国内优秀的舞剧创演团队,由刘翠、张雅琦担纲总编导,马洪湉担任编剧,郭长虹担任剧本指导,刘彤、高广健、任冬生、胡天骥、阳东霖、贾雷、李晓彬、李丽等加盟,与张翰、孟庆旸、朱瑾慧、何仲达等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优秀青年舞者共同探索舞剧创作的当代表达,精彩演绎了大足石刻背后的动人故事。

  在编舞方面,编导团队充分借鉴了大足石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剧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和场景。同时,团队还巧妙运用了高台和舞台的光影效果,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足石刻的现场。在音乐创作方面,团队借鉴了大足石刻的艺术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体验,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技术和手段,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既具有时代感和浓郁地方特色,又不失传统韵味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音乐作品。舞美设计通过高悬的崖壁造像与中央镜面的巧妙结合,拓宽舞台视觉空间,营造出古朴神秘的氛围。灯光设计上,团队通过灯光的变化与组合,营造出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烘托出了舞剧的氛围和情感。服装造型设计方面,角色服装不仅符合南宋时期的服饰特点,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和舞台表演需求,同时,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轨迹进行精心设计。

  据悉,2月21日至23日,舞剧《天下大足》将回到大足石刻的“家乡”重庆进行演出。此后还将走进南宁、合肥、杭州、苏州、南昌、深圳、福州、厦门、长沙等地开启首轮50余场巡演,计划全年完成100场演出。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