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来年网络文学创作 中,现实题材越来越多,也引起了业 界及相关专家的关注。
陈定家:“现实题材”问题的确是近几年网络文学界谈论得较多的话题。譬如 2019 年 10 月,由北京市 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向读者推荐优秀 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发布活动,推出 了 21 部推优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名 单,十之八九都是“现实题材”作品。 如《大河峥嵘》《人生的战争》《清莲》 《大山里的青春》等。
2019 年我应邀参加在北京举办 的“网络文学+”大会,曾有幸和中国 作协的几位专家代表大会发布了一 批网络文学现实主义 IP 精品书单。 其中有写国企改革的《复兴之路》、反 映时代变革的《我的一九七九》、反映 “一带一路”的《他从暖风来》、反映铁 路建设的《中国铁路》以及反映医疗 建设、家庭伦理、美食传承、军营成长 的《大医凌然》《姜县人家》《生活系游 戏》《特种岁月》等作品,这些作品,只是现实题材小说的冰山之一角。
记者:现实题材创作不仅逐渐 增多,并呈现很多佳作甚至“爆款”, 有专家将其称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 创作“整体性崛起”,您怎么看这样一 种创作现象与趋势?
陈定家:如果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我认为现实题材创 作出现“爆款”,与其说是转向,不如说是回归。因为网络文学诞生之初, 现实题材是占主导地位的。说到“现 象和趋势”,我觉得要从网络文学发 展的历史看问题。因为网络文学在 其萌芽期,基本是一种非功利写作, “我手写我口”,大多数是些“实录其 事”、直抒胸臆的作品,只要我们对网 络文学发展史稍有了解就会发现,网络文学最初出现的那一批作品中,如 《奋斗与平等》《图雅的涂鸦》直到《第 一次的亲密接触》等,现实题材作品 所占比重实际上比现在还要高出许 多。所谓的“第一代写手”,如痞子 蔡、安妮宝贝、邢育森等几乎都是现 实题材写作的高手,其实“第二代写 手”中的大多数人也是以现实题材见 长的,如宁肯、慕容雪村、尚爱兰、陆 幼青、雷立刚等,早期的“三驾马车” 或“四大写手”几乎都是靠现实题材 作品成名的。但是随着收费模式的 建立,穿越、玄幻、仙侠、魔幻、耽美、 历史架空等非现实题材小说、类型化 写作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这些年涌现出来的众多网络大神,如唐家三 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辰东、方想、猫腻、耳根等都是幻想类小说名 家,他们在资本介入、市场策划、媒体 炒作等方面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但这 些成功毕竟不能改变网络文学作为 文学的本质。题材的多样化是网络 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现实题 材创作之所以引发关注,固然有政策 引导、网站扶持、作者重视和读者期 待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另一个真正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现实题材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恰恰相反,而是因 为长期以来网络文学中的现实题材 创作缺少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所 谓“爆款”或“整体性崛起”的说法,主 要是就发展趋势而言的,更多的是表 达一种良好的期待,网络现实题材小 说对读者的影响,何时能产生幻想类 文学那样的轰动效应,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记者:您认为网络文学创作这 种题材回归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陈定家:这是网络创作遵循文 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 是网络文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现实题材写作之所以成为主流,最根 本的原因是任何文学想象归根到底 都是由现实生活决定的。网络作家 生活在一个正在发生伟大变革的世 界里,关注现实是他们认识新时代、 理解新生活、创作新作品的必修课 程。其次,网络文学在《魔戒》《哈利· 波特》等作品大行其道的时候,的确 涌现出大批非现实题材作品,世界范 围内幻想类作品所造成的国际化影 响,必然对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产生一 定的影响,但这股风潮过后,作者倾 向于贴地飞行,读者更加关注现实, 这应该说是网络文学的一种理性选 择。此外,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大 多是在网络游戏的哺乳之下成长起 来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数人涉世未 深,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 解,所以不太容易写出有深度的现实 题材作品,随着这一代代网络作家的 快速成长,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也 越来越深刻,回归现实题材写作,可 以说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小说题材。
狄德罗说过,任何东西都敌不过 真实。《大国重工》出自于阅文集团大 神作家齐橙之手,重点描写了近 40 年来中国冶金、矿山、电力、船舶等重工领域科技研发与装备制造的场景, 真实再现了国企重工人才为推动国 家经济发展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评审专家认为,小说人物众多, 场景宏大,张弛有度,洋溢着深沉而 浓郁的爱国激情,是一部记录改革开 放伟大时代的优秀工业题材小说。 类似的行业题材小说,主要得益于各 行各业作者的亲见亲闻,他们最了解 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从这个意义 上说,网络文学先天就带有现实主义 的基因,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出世间 百态。
其次,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 求。现实生活的伟大变革,需要我们 的作家艺术家真实地记录和表现这 个时代的光荣和梦想。讲好改革故 事,传播开放精神,脚踏实地,放眼世 界,这是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每位作家 艺术家的光荣使命。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 点,那就是文宣部门、大众媒体、中国 作家协会和各级网站主管部门对现 实题材的大力倡导。中国网络文学 走过近 20 年的历程,它早已告别了 “文青发轫期”的“心灵书写”,也见证 了资本发力期的“制造大神”,在迈进 移动 IP 时代后,网络文学如何保持 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势头?如何放眼 长远,继续借力市场又不忘初心?正 面引导至关重要。例如中国网络小 说排行榜遴选上榜作品时,在思想性 与艺术性大体相当的作品中,评委们 会优先考虑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品。 这种“关注现实”的导向,对作者来 说,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期待。 从既有效果看,榜单对读者也具有强 有力的导向作用,“网文上榜,粉丝暴 涨”的说法就是例证。大众也可借此 看到涌现出的诸多接地气的优秀 作品。
记者:在您看来,这样的题材 复归或者转向对网络文学发展版图 与生态有何影响和意义?
陈定家:网络文学创作现实 题材转向改变了网络文学玄幻、穿 越等幻想类一统天下的局面。注入 现实,反映现实,加入到轰轰烈烈的 现实生活中来,有真正扎根于生活、 来源于现实的创作,才有可能产生 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 秀作品。网络文学发展的历史表 明,玄幻穿越等类型化写作的基本 套路经过大量的重复和复制之后, 创新潜能已得到极大的释放,已明显出现难以为继的态势。读者对幻 想小说过分模式化的写法也渐渐产 生审美疲劳,现实题材的复归或转 向,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 在一个时期内,有针对性地强化和引 导现实题材写作是有其合理性,但强 调关注现实不能损害网络文学“超越 现实”和“放飞想象”的优势,不能无 视非现实类小说在网文出海和 IP 开 发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事实上,迄今 为止,真正为网络文学带来巨大市场 效益和良好国际声誉的主要是幻想 类作品,如广受海内外读者追捧的 《盘龙》《仙逆》《鬼吹灯》《择天记》等, 都不是现实题材小说。现实题材的 复归或者转向,应该有益于网络文学 的兼容并包,有益于保持百花齐放的 良好生态,而不是相反。
记者:您认为当下网络文学以 及现实题材创作还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创作更多佳作甚至精品?
陈定家:当前的网络小说创作 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有待突破的 瓶颈。十年前就有批评者感叹网络 文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而不强、多而 不精、丰而不富、快而不稳,迄今为止 这些缺失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例 如,部分作者为迎合读者阅读趣味, 有意架空历史、远离现实,无视作家 使命,放弃价值承担,漠视时代精神 和艺术规则。
说到现实题材创作,网络时代的 现实题材与传统文学理论所讲的现 实题材在我看来有很大差异,因为某 种意义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拟 生存时代,现实生活的幻想色彩越来 越浓厚,今天的现实题材已远不是 “ 锅碗瓢盆交响曲”式的现实题材 了。微博、微信、大数据、云计算、远 程医疗、网络课堂、手机支付等都是 前人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网络时代 的“现实题材”,与传统文学的现实题 材之间的区别,自然也存在着极大的 不同。
当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 学创作和文艺创新最根本、最关键、 最牢靠的办法。网络作家群体只有 走出书斋,投身自然,拥抱火热的现 实生活,去感受激情、寻找诗意,才 能走出网络文学类型化困境,突破 创作瓶颈,从而走出方寸天地,阅尽 大千世界,回应现实关切,肩负时代 使命。